经济补偿金计算方式:2008年前如何计算
病假工资:公司内实际工作年限小于等于2 病假工资60%*日工资
重要章节:合理性
矿工
虚假 :提供虚假病假?
欺骗
警告 严重警告 记过 记大过阶梯
累计扣分多少 可以警告
连续扣分可以解除
加班要提前申请,经上级批准
听取员工代表意见
我们课程的目标
避坑:避开制定的误区
流程:掌握设计的流程
框架:手册手机框架全掌握
零 聊聊员工手册那些坑
《劳动合同法》第四条规定,用人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,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、履行劳动义务。从无到有,从有到优
第一个坑 照搬法条也有错
例1,经济补偿计算年限约定标准高于法定标准,员工要求按照约定标准计算经济补偿的年限,法院予以支持。启示:接触条款要注意08年前后的区别,对于终止劳动关系等特殊情况,需要特别说明。如果约定高于法定,优可能面临法院要求按照约定处理的可能。
例2,高薪员工工资高于本市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的,可按本市上年度月平均工资计发,结果单位在更新规章制度时,未对此封顶情况作出限制,导致约定标准高于法定标准。
例3,员工被判处有期徒刑的,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的表述,是否正确?
不正确,要调整。
启示:完整、兜底、简单
第二个坑的启示:违纪员工难解除
启示:第一,重点章节,例如旷工、虚假和欺骗是必备的处理章节。第二,证据搜集,考虑公司的取证成本和能力
规章制度三要件:合理合法;民主程序;有效公式
劳动争议涉讼案件举证留证要点
违纪解除如何举证:
1、规章制度
2、违反事实
3、严重性
4、程序合法(解除理由需告知工会)
第一部分:离职谈判,让员 工和企业和平分手
关键词:劳资谈判 离职谈判
案例:一个高管离职产生了5个案件
离职中的价格(一次性补偿)/条件谈判
1、谈判前明确公司底线和目标并盘点谈判条件及对方需求;2、对法定标准类案历史清晰掌握;3、报价时,尽量列举理由,分析利弊并准备可替代方案;4、还价时,辨别对方离桌威胁,以及做个不情愿的让步者。
有些情况需先谈变更劳动合同,再谈解除
N+1+加班工资补差(2-3年内)+可多付一个月工资(疫情就业补贴)
谈判技巧:
律师先了解员工的工作情况,建议发警告信,说明员工的违纪行为。接下来就可以开始谈判。
第一招 深度调查
岗位、薪酬、工龄、性别、年龄、家庭情况
第二招 心理战术
利益、情感
第三招 选对代表
HR、律师、老总、直接主管
第四招 把握节奏
1、控制时间与谈判氛围
2、试探员工谈判可能性
3、掌握进度与节奏
4、抑制员工预期期望值
5、把握员工情绪
第五招 施压施惠
利益抉择中的施压,挖掘共同利益。
第六招 善用谈判场
场地:
气场:证据收集、组队、外部律师参与、路径流程安排
一、何种情况属于工伤?发生工伤事故如何处理?
二、企业不及时申报工伤认定,有什么后果
三、停工留薪期及工伤待遇怎么定,工伤员工离职管理
商业秘密保护与竞业限制实务
离职谈判 让员工和企业和平分手
一、离职谈判失败的原因:
(一)未充分研究掌握员工的情况
(二)解决方案准备不充分,没有探底,没有余地
(三)谈判场不专业,没有引入外部力量
(四)没有做好预期管理
二、不同环节风险
(一)招聘、录用与试用期
缔约过失责任、就业歧视、试用期违法解除
(二)竞业限制与保密管理
竞业限制补偿金
(三)劳动合同的到期与续签
应签未签双倍工资、违法终止赔偿金
(四)调岗调薪与不胜任处置
工资差额、经济补偿金
(五)劳动合同的多元解除
经济补偿金/赔偿金
三、离职谈判
(一)法定离职种类
1、劳动合同解除:
协商一致解除(劳动合同法第36条)
劳动者提前通知解除(劳动合同法第37条)
非过失性辞退(劳动合同法第40条)
过失性辞退(劳动合同法第39条)
经济性裁员(劳动合同法第41条)
2、劳动合同终止:
劳动合同期满终止(劳动合同法第44条)
企业主体资格丧失(劳动合同法第44条)
劳动者主体资格丧失(劳动合同法第44条)
(二)离职方案怎么选
1、协商一致解除
适用于所有员工,风险低,成本≥N
2、劳动合同终止
适用于有固定期限合同员工,风险低,成本=N
3、医疗期满解除
适用于医疗期满不能工作的员工,风险中等,成本≥N+1+6
4、严重违纪/试用期解除
适用于有违纪行为的员工or不符合录用条件的员工,风险较高,无成本
5、经济性裁员
适用于裁减人数>20人或公司10%以上的情况(法定条件),风险较高,成本=N
6、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解除
适用于搬迁、岗位撤销等,风险较高,成本=N
7、不胜任解除
适用于工作表现不好的员工,法定条件较严格(调岗、培训),风险极高,成本=N+1
(三)离职成本
1、员工
收入:测算离职补偿、争取更优调解;考虑竞业限制、考虑股权激励
再就业:考虑公司的现状及未来;自我价值;市场价值;评估家庭压力
维权成本:评估是否仲裁/诉讼
评估风险:
程序复杂,举证要求高,自己弄不清楚,请律师成本高;诉讼周期长,获得补偿的时间更长;存在败诉风险;存在判决公开的名誉及再就业风险;执行难或无法执行
离职补偿测算:
金额为N:协商解除/法定终止/经济性裁员(须提前30天通知)
金额为N+1:医疗期满解除/不胜任解除/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
金额为2N:违法解除
金额为2N+1+x:不属于法定计算方式、利益性争议
2、离职中的价格(一次性补偿)/条件谈判
谈判前明确公司底线和目标并盘点谈判条件及对方需求;
对法定标准类案历史清晰掌握;
报价时,尽量列举理由,分析利弊并准备可替代方案;
还价时,辨别对方离桌威胁,以及做个不情愿的让步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