合同的可控机制构建

1、约定合同解除权

2、分项履行或分期履行

3、指定具体履行人和联系人

指定具体的联系人,出具明晰有效的授权文件,排除未经授权人员对合同履行的干涉

4、交割期间的约定

[展开全文]

课时5 部分常见通用法律性条款解读

1、违约责任条款-承担方式的选择逻辑

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和成本有关,从难以程度看,赔偿损失最为简便易行,但是赔偿损失方式的启动意味利润的净流出,往往是企业不愿意采取的,只有当违约收益大于违约成本,或者履行成本大于履行收益,企业才可能宁承担违约责任也不继续履行。

因此采取补救措施,使得合同最大程度能继续履行,交易得以继续,是比损失赔偿更受欢迎的一种减少损失的办法。

不要出现类似“一方违约,另一方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”的描述,应该明确违约责任的形式,包括赔偿金额,承担形式,承担主体,履行流程等;

 

[展开全文]

课时4 核心商业条款

流程1 快速通读合同,掌握整体架构

流程2 看商业条款和法律条款的分布

看懂商业模式是法律工作者工作的基础,风险多隐藏在商业条款中

流程3 梳理完整的交易链条与交易标的

流程4 确定交易基准日、监控质量、数量、价格

流程5 审核检验与验收条款

流程6 确认交易环节一致性、可操作性

 

 

 

[展开全文]

三、书面审核前的必要工作

1、明确审查合同的工作范围

除条款本身外,还应充分注意根据合同性质或交易目的应予约定而未予约定的内容,或足以影响双方重大权益的其他条款约定不明,冲突等情况

2、了解交易的需求

区分交易目的和合同目的

审查允许修改的尺度

文本来源

3、与交易方进行有效沟通

互通基本想法:交易基本概况、交易背景;标的物特点及相关技术问题;履行的细节上有无特殊要求;重点风险的防范思路与争议解决;提交工作成果的质量、时间要求

识别交易目的:

识别商务条款

4、预估合同谈判趋势

 

 

[展开全文]

一、交易相对方的初步尽调要点

1、调查身份事项

法人或其他组织:名称、经营范围、法定代表人、是否年检、签约代表身份、授权缔约代表身份信息、性别、单位信息、联系方式、行为能力、授权书权限、事项、期限。

着重防范离职员工表见代理,避免其通过原单位空白合同、介绍信,以原单位员工名义与客户签订合同。建议企业做好离职审计工作,尽快书面通知客户有关情况变动,收回离职员工留存的相关授权文件、印鉴和业务文本。

2、调查资产与信用状况

履约能力往往关系到合同能否顺利履行,合同目的能否实现;可以要求交易相对方提供:房管或不动产交易中心部门登记的房产证明、证券交易中心登记的股权证明、担保方提供的存款证明等材料

信用状况查询渠道:信用中国、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;全国失信被执行人公式系统、人民法院公告查询系统、中国裁判文书网

是否涉诉、是否失信人员、是否行政处罚、注册资本、法定代表人变动、股权变动——综合考量持续经营能力

3、交易相对方的尽调资料的真实性、准确信和完整性进行限定

需对文本进行若干假设,并由提供方针对相关假设做相应的承诺

所有目标提交我方的文件均是真实的,复印件与原件均是一致的,签字,印章均是真实的,事实的阐述,声明,保证均是真实的、准确和可靠的。描述或引用法律问题时涉及的事实,信息和数据截止到某年某月某日

4、调查许可资格

建筑业资质查询;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;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检索与查询

 

 

 

[展开全文]

一、合同的作用是:控制交易风险+帮助双方创造价值(偏重创造价值),创造共赢

1、合同的基础不是公平正义,只需要促成交易,避免对抗性思维

2、避免合规做的严谨,交易却无法达成

3、好的合同是流程化的,把权利义务内化到合同操作过程中的具体环节或者节点

二、合同分级管理思路

 

 

 

 

[展开全文]

安排好合同约定解除权

分项履行或分期履行

 

[展开全文]

法律性条款

1、违约责任条款:承担方式的选择逻辑

2、违约条款设置的原则

应当明确违约责任的形式

条件条款

保证条款

中间调控

审查与设置违约条款注意事项:

违约责任行使路径明确;

潜在纠纷预测要全面,例如预期违约、查验履约,质量和权利瑕疵等情形;

违约责任设置要有效力阻却违约;

理解无企业,执行可操作

 

[展开全文]

1、快速通读合同,掌握整体架构

2、看商业条款和法律条款的分布

3、梳理完整的交易链条和交易标的

4、确定交易基准日、监控质量、数量、价格

5、审核检验与验收条款

6、确认交易环节的一致性、可操作性

[展开全文]

交易目的的需求

审查中允许修改的尺度

文本的来源

 

[展开全文]

交易向对方初步尽调要点:

1、调查身份事项

2、调查资产与信用状况

3、对方尽调资料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完整性进行限定

4、调查许可资格

 

 

[展开全文]

合同的作用:控制交易风险+帮助双方创造价值(偏重创造价值),进而达成共赢。

好的合同应该是流程化的,应当把权利义务内化到合同操作过程中高端具体环节或者节点,避免把各方权利义务割裂为互相独立的堆砌列举。

合同分级管理思路:扁平化管理可以实行二级或三级管理制度。

 

[展开全文]

合同外在质量的总体把控

1、功能模块是否完备,模块是否锁定交易目的和法律环境,根据特殊需求,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预判,防止各个模块之间的重复和疏漏

2、结构体系应当清晰

语意表达、权利义务的前后一致,最好在三级标题的范围之内,参考优质的合同范本。形成完整的逻辑闭环,重点在于可操作性,主从合同、主文、附文等效力先后的对应,同等效力、口径、标准应当统一

3、语言表达的精确性

易懂、表述应当规范、语义理解的唯一性,采取定义/概念合同条款的使用。

前后应当具有一致性,主语、客体的表述应当统一,避免杂乱

避免语言上的歧义,比如甲借乙共计人民币10000元,今还欠款8000元,可能会造成歧义

通读合同内容,避免造成语言歧义,避免出现错字,注意多音字的不同理解

版面安排和美观度,注意细节,注意编码具有一致性和连续性。

5、操作细节的严谨性

假设与处置的模式,假设情景并找出对应的处置方案,审查假设是否表达明确,全面,处置方案是否具有可操作性,是否有周延性

控制词语的选择,明确词语的含义,以及各类标准的适用顺序

 

[展开全文]
 
卢雨洋:全流程详解企业法务合同审查要务 | 尽调要点 管理审核 合规风控
¥9.90
点击购买 开通会员